24小时专业道路救援服务,业务涵盖汽车拖车、上门搭电、流动补胎换胎、紧急送油、高难度吊车及车辆困境救援。紧急救援请立即致电:400-8030-737!

道路救援热线:

400-8030-737

车主亲历:深夜许昌高速公路车辆追尾,拖车救援15分钟抵达现场

更新时间:2025-08-05 12:18:29|阅读:568

当那一声沉闷的撞击声在耳边响起,紧接着是安全带猛地勒紧身体的感觉时,你的大脑是不是会瞬间一片空白?

对于每一个奔波在路上的人来说,深夜的高速公路本就带着一丝神秘和孤寂。如果此时再遭遇一场突如其来的追尾事故,那种无助和恐慌,恐怕会放大数倍。

“我该怎么办?”
“人有没有事?”
“车还能动吗?”
“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,要等到什么时候才有人来救我?”

这些问题,就像连珠炮一样,会瞬间占据你的思绪。今天,我们不聊冰冷的事故分析,而是想通过一位车主的真实亲历,带你完整地体验一次深夜高速追尾事故后,从惊魂未定到安心落地的全过程。这个故事,可能会改变你对高速救援的某些看法。

一、当事人讲述:那一刻,时间仿佛静止了

image.png

故事的主人公,是常年在许昌和邻近城市之间跑业务的赵先生。上周四的深夜,他像往常一样,结束了的工作,驱车行驶在返城的某高速上。

时间:晚上11点20分。
地点:某高速,距离许昌市区还有约40公里。

以下是赵先生事后的口述:

“当时路上车不多,我保持着正常的车速在中间车道行驶。突然,我从中控大屏的反光里,看到后方有一束极亮的远光灯正在快速逼近,速度非常快。我下意识地握紧了方向盘,但根本来不及做任何反应。”

“‘砰!’的一声巨响,我的车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向前推了出去。我当时脑子嗡的一下,幸好安全带勒得紧,人没撞到方向盘上。车子失控地向前滑行了几十米,我拼命控制着方向,才勉强让它停在了应急车道和行车道之间。”

“车停下后,我第一时间检查自己,还好,只是受了点惊吓,没什么大碍。我解开安全带,回头看了一眼,追尾的是一辆大货车,它的车头紧紧地‘咬’着我的车尾。我的车尾箱已经完全变形,后挡风玻璃也碎了。”

二、教科书式操作:慌乱中,他做对了这几件事

image.png

在经历最初的惊魂时刻后,赵先生展现出了一个老司机的冷静和素养。他的每一步操作,都像是“标准答案”,也为自己和他人赢得了宝贵的安全时间。

  1. 第一件事:打开双闪,人立刻撤离!
    他没有丝毫犹豫,立即按下了双闪警示灯。然后,他观察了一下右后方没有来车,迅速从副驾驶一侧的车门下车。他没有去查看车损,也没有去和后车司机理论,而是第一时间跨过护栏,站到了最安全的位置。

  2. 第二件事:电话报警,说明情况
    站到护栏外后,他才拿出手机,拨打了12122(全国高速公路报警救援电话)。在电话里,他清晰地说明了:

    • 事故性质: “我被一辆大货车追尾了。”

    • 准确位置: 他报出了刚刚路过的路牌上的公里数。

    • 人员情况: “我人没事,对方司机也下车了,看起来也没事。”

    • 现场状况: “两辆车都停在路中间,无法移动,非常危险。”

  3. 第三件事:放置警示牌(在条件允许且安全的情况下)
    由于后方的大货车司机也打开了双闪并下来,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警示源,赵先生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,和货车司机一起,将警示牌放置在了更远的车后方。

个人观点: 我想特别指出,赵先生的这套操作流程堪称完美。在高速公路上,发生事故后,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。 那些因为下车理论、原地等待、或者冒险检查车况而导致的二次事故,教训实在太惨痛了。先保证人没事,剩下的事情,都可以交给专业的人来处理。

三、30分钟的等待:从焦急到看见那束黄色的光

挂断电话后,便是等待。深夜的高速上,风声鹤唳,每一辆呼啸而过的车,都让赵先生的心揪一下。

他当时心里在想:“这么晚了,交警和拖车,要多久才能到啊?”

晚上11点53分, 也就是从事发后大约30分钟,远处,一束熟悉的、闪烁的黄色警示灯由远及近。是我们的高速救援清障车到了!

问:深夜也能这么快?他们是不睡觉的吗?
答: 当然不是不睡觉。专业的道路救援公司,实行的是24小时轮班值守制度。并且,在高速公路沿线的服务区或指定驻点,夜间也同样有救援车辆和师傅在待命。这套体系,就是为了确保无论何时发生紧急情况,都能在第一时间出动。赵先生的这次经历,恰好验证了这套体系的效率。

四、现场直击:高效、专业、有条不紊

image.png

我们的救援师傅抵达现场后,交警也随后赶到。整个现场的处理,立刻变得有条不紊起来。

  1. 安全布控: 救援车和警车一前一后,用闪烁的警灯和巨大的车身,将事故现场牢牢地保护起来,形成了一个安全的“作业岛”。

  2. 快速勘查: 救援师傅在和交警、车主简单沟通后,迅速评估了车辆的受损情况。赵先生的CR-V后部受损严重,但前轮和转向系统完好。

  3. 无损作业: 由于车辆可以正常挂入N档,师傅直接将绞盘钢缆固定在车前方的拖车钩上,平稳地将车辆拖上了平板。整个过程,他特别注意避开了车辆受损的部位,避免在拖拽中造成二次损坏。

  4. 固定稳妥: 车辆上板后,依然是标准化的四轮捆绑固定法,确保在运输途中万无一失。

  5. 人性化安置: 在交警完成笔录后,赵先生坐进了温暖的清障车驾驶室。师傅还递上了一瓶水,简单的一句“吓坏了吧,没事了”,让惊魂未定的赵先生感到了一丝暖意。

在处理完赵先生的车后,救援师傅又协助处理了追尾的大货车。整个现场的清理工作,在午夜时分高效地进行着。

凌晨1点左右, 赵先生的事故车被安全地运抵了他指定的许昌市区的一家24小时营业的修理厂。从事故发生到车辆得到妥善安置,前后不到两个小时。

事后,赵先生在我们的回访电话里感慨地说:“真的没想到,半夜三更在高速上,你们能来得这么快,处理得这么专业。看到你们的黄色救援车灯光时,那感觉,就像在黑暗里看到了希望。之前对高速救援的所有担心,在那一刻都烟消云散了。”

我觉得,赵先生的这句话,是对我们工作更好的褒奖。对于在路上遭遇不幸的人来说,救援人员不仅仅是拖车的司机,更是在那个特殊时刻,为他们带来秩序、安全和希望的人。我们的价值,或许就体现在,能将他们的这段糟糕经历,尽可能地缩短,并以一个温暖而专业的句号,宣告它的结束。


免责声明: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